logo

中心新闻

河南“十四五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出炉 打造超算应用高地

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河南“新基建”怎么干?日前,河南省印发《河南省“十四五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。其中,《规划》提出要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,打造中原算力网,不断提升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的发展水平,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打造汇聚与调度高性能计算、通用数据处理和云存储资源的高端科学研究基础平台,将郑州中心建设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“高速引擎”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“超级大脑”。


55.jpg


打造形成一批“国之重器”

根据《规划》,河南省将经过五年努力,基本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完备、融合基础设施赋能广泛、创新基础设施重点突破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,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省份,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到2025年,全省5G基站累计达20万个,数据中心机架达15万架,实现城市家庭千兆宽带、农村家庭百兆光纤和乡镇以上5G网络全覆盖,建成全国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集散中心。争创1个国家实验室、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,创新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。

到2035年,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,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,信息基础设施全面领先,构建形成“公专互补”“固移结合”“天地协同”的一体化网络体系,融合基础设施广泛应用,全面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迭代升级,创新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,打造形成一批“国之重器”。


56.jpg


加快推进“中原智谷”建设

《规划》提出,河南省将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等新技术,建设人工智能公共平台和区块链底层平台,加快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、应用和提升。

其中,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,河南省将加快推进“中原智谷”建设,搭建中原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,集聚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团队,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。依托中原科技城、中原电气谷、金水科教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,培育3~5家核心竞争力强、行业带动作用大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,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。

科学布局算力基础设施

《规划》提出,河南省将统筹布局算力基础设施,推动算力、算法、数据、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,加快算力协作、算力路由、算力交易等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存储+边缘计算+智算+超算多元协同、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,建设中部地区计算能力最强、数据应用最广、安全等级最高的算力基础设施集群,打造中原算力网。

根据《规划》河南省将统筹布局建设数据中心,引导超大型、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,重点支持郑州、洛阳建设大型绿色数据中心集群,争取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新增国家级枢纽节点在河南布局。加快发展边缘计算基础设施,在城市城区范围预留边缘计算中心发展空间,实现本地“连接+计算”,全面支撑高密度、大带宽和低时延业务场景。开展智能计算中心布局,搭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,重点推进郑州、洛阳、许昌、濮阳建设全栈国产化、自主可控的智能计算中心,提供算力、算法、数据服务。


57.png


打造全国超算应用高地

《规划》指出,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作为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之一,“十四五”期间,郑州中心将持续提升超算能力,运算性能保持国际前列,资源利用率达到70%。不断拓展郑州中心特色应用,围绕数字经济、精准医学、生物育种、高端装备、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超算创新生态专项,打造全国超算应用高地。


58.jpg


此外,《规划》还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河南省将持续提升郑州中心发展水平,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打造汇聚与调度高性能计算、通用数据处理和云存储资源的高端科学研究基础平台,将郑州中心建设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“高速引擎”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“超级大脑”。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网络,实现国家级超算中心高速宽带互联。研制新一代国产高性能处理器(郑大芯),开发相应底层支撑平台,提升国产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。构建超级计算软件生态,开展异构计算、并行编译、并行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,建设基础软件、中间件、应用软件验证平台,研发国产高性能计算软件工具。加强量子计算、类脑智能、DNA存储等前沿科技研究,围绕大规模高性能计算、黄河模拟器研制等任务,攻关一批核心技术,力争在超算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。